肾上腺癌是一种原发于肾上腺皮质的恶性肿瘤,患者预后很差,只有通过早期发现和手术才有可能治愈。一般情况下,偶然发现的肾上腺肿块需要做更多的影像检查来确定是否癌变。然而,不少研究表明,影像检查在确诊方面能力有限,还会增加就医成本、辐射暴露。
近日,美国梅奥诊所和英国伯明翰大学的科研人员发现,结合常规影像检查,对有肾上腺肿块的患者进行简单的尿液检测,有助于加快肾上腺癌诊断,改善患者预后,减少侵入性检查。
2011到2016年,研究人员对来自欧洲肾上腺肿瘤研究网络中11个国家、14个中心的2169名新诊断肾上腺肿瘤患者进行了考察。在确诊后,患者提供了一份尿液样本,研究人员分析了尿液中肾上腺类固醇激素(肾上腺肿瘤的一个关键指标)的类型和数量,并由算法进行自动分析判断。结果表明,比起影像检查,尿液检测错误更少,因为影像检查常常把肾上腺癌误诊为无害的肾上腺结节。同时,尿检还可以加速诊断,让有良性肾上腺肿块的患者避免不必要的手术。
发表在《柳叶刀-糖尿病与内分泌学》上的这项研究成果表明,将肿瘤直径、成像特征与尿液检测这三种方法结合起来,特别是在肾上腺肿块较大且出现可疑影像结果时,应用尿液检测能提高诊断准确性。这一发现有望纳入肾上腺肿瘤治疗的国际指南,有望改善肾上腺肿瘤患者的总体前景。